为确保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根据郑科院〔2023〕68号《关于印发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细则。本实施细则旨在规范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实施目的及方式
本实施细则以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六要素为基本,旨在规范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以教研室为主体开展。由教研室组成评价小组,根据郑科院〔2023〕68号通知中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评定分数(基础分),并设置加分项。
二、评价要素及标准
评价要素包含:师德师风、教师教学态度与投入、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效果等。
(一)师德师风
※共性要求:
1.遵纪守法,严谨治学,为人师表,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2.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成长,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 积极参与教研室和学院工作;
4. 与同事和睦相处,共同协作,积极为教研室和学院发展贡献力量。
※加分项:
1. 参加师德征文比赛并获奖,
2.参加师德演讲比赛等并获奖。
※认定标准:
校级二等及以下1分,校级特等或一等2分;市级二等及以下3分,市级特等或一等4分;省级二等及以下5分,省级特等或一等6分;国家级二等及以下7分,国家级特等或一等8分。
(二)教师教学态度与投入
※共性要求:
1.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精神状态,严谨备课,认真对待每一堂课;
2.为人师表,治学严谨,注重言传身教;
3.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产出导向,关注学生成长。
4.课后进行反思总结,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加分项及认定标准:
1. 参加帮扶制、导师制等,每位导师计1分;
2.组建并指导教科研团队,每个团队计1分;
3.主讲学术讲座,每次计1-3分(学院级1分,校级2分,校外3分);
4.组织学科竞赛,每个项目计2分。
(三)教学准备
※共性要求:
1. 教学进度。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时间分配合理,环节设计完整,编写格式规范;
2. 备课。备教材:任课教师钻研教材,教学资料准备充分,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案例、实物等,以辅助教学;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备教法: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手段方法得当;提前安排课堂活动和互动环节,确保课堂节奏紧凑有序。
3.教案与课件。教案:教案编写规范合理,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达成,教案内容科学准确,教案应用操作性强;课件:制作切合教学需要,内容实例科学准确,图文动画设计精良,有效匹配课堂教学。
※加分项及认定标准:
1. 组织教研活动,每次1分;
2.成功推荐一名外聘教师,计1分;外聘教师管理,每3名计1分;
3.教师访企拓岗,每家计1分;
4.教师引进组织人及评委,每次组织人计2分,评委计1分;
(四)教学内容
※共性要求:
1.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课程重点和难点;
2. 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新思想、新成果,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深度广度适度,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生特点;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善于挖掘融合思政教育元素
※加分项及认定标准:
1. 课程思政大赛案例获奖、样板课程或团队负责人。校级计1分,市级计2分,省级计3分,国家级计4分;
2.编写校本教材,每一项2分;
3.编写并修订教学大纲,每一门1分;
4.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每统一修订一次2分。
(五)教学能力
※共性要求:
1.教学语言运用合理、恰当,亲合力强,教态自然大方;
2. 规范使用授课语言,语言准确精炼、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性逻辑性,表达准确生动,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板书简明扼要,层次分明、概括性强;教学课件、教具使用得当,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4. 善于组织教学,有较强的课堂管理能力,能够妥善处理突发情况。
※加分项及认定标准:
1. 承担教改项目立项主持人。申报1分,校级2分,市级3分,省级4分,国家级6分;
2.承担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主持人。申报1分,校级2分,市级3分,省级4分,国家级6分;
3.承担课程建设项目;申报1分,校级2分,市级3分,省级4分,国家级6分;
4.参加教学竞赛并获奖;院级或校级二等及以下1分,校级特等或一等2分;市级二等及以下3分,市级特等或一等4分;省级二等及以下5分,省级特等或一等6分;国家级二等及以下7分,国家级特等或一等8分;
5.获得双师认定。初级1分,中级2分,高级3分;
6.获得国才考试、上海口译考试、NATTI考证、CATTI考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当年每项计1分。
(六)教学效果
※共性要求:
1.教学过程、教学时间安排合理,充分体现“学生中心”教学理念;
2. 启发性强,师生互动好,能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学生主体地位突出,课堂答问、随堂测试设计科学,学生完成质量高。
3.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积极活跃,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4.学生在思想、能力、情感等方面得到提升和拓展。
※加分项及认定标准:
1.指导学生大创项目并立项。申报1分,校级2分,市级3分,省级4分,国家级6分;
2.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奖。省级1分,国家级2分。按项目类别不重复计分;
3.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发表。普刊1分,核心2分;
4.指导学生高质量就业、升学。每指导考取研究生1人计1分;
5.组织学生参加专四、专八考试。计2分;
6.指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证辅导;每项计1分;
7.专四专八培训、专升本、考研辅导。每门课程计2分;
三、计算办法
1.基础分按百分制计分,按60%计入总分;
2.加分项无限制,当学期全院教师最高分按40%计入总分。公式为:(个人得分/单位最高分)´100%;
3. 加分项支撑材料由教研室留存,学院抽查;
序号 |
教师姓名 |
基础分(百分制) |
加分项 |
折合总分 |
|
|
|
|
|
4.“折合总分”即为《评价结果汇总表》中的“得分”栏。
四、其他说明
1. 外聘教师的考核去掉加分项及认定标准,按基础分百分制计分;
2. 12月15日上午10点前,以教研室为单位提交到学院。
郑州科技学院自有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汇总表
(教学单位得分)
单位年月日
评价单位领导签字:
郑州科技学院外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汇总表
(教学单位得分)
单位年月日
评价单位领导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