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中,经典书籍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即便历经岁月的冲刷,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典籍堪称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结晶与深刻感悟,跨越时空的界限,给予后世读者无尽的启迪。
3月27日晚,24英语3班刘祖瑞同学,于电西504分享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集《故人何在》中的文章——《怀李叔同先生》。

李叔同的人生堪称一部传奇:出身豪门却不拘于世俗,少年才子转身成为艺术先驱。他东渡日本时不仅学贯中西,还亲自登台饰演《茶花女》,把西方戏剧火种带回中国。归国后在两所名校任教,用"先器识而后文艺"的理念培养出丰子恺等大师。中年剃度为僧,以弘一法师身份精研律宗,留下佛学经典。从翩翩公子到得道高僧,他用认真二字贯穿一生——做艺术家时极致投入,做教师时严谨治学,做僧人时苦修戒律。这种对生命的赤诚态度,至今仍在提醒我们:真正的修养,是把每件事都做到灵魂深处。从李叔同先生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对于人生追求的热爱与执着,就如同他对艺术的追求;亦可感受到严谨认真的态度与责任感,就像他对待教育的一丝不苟,以及对人格修养的重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等等,这些宝贵的品格都是青年学生应当努力学习和践行的。
李叔同先生"先器识而后文艺"的箴言,叩击着当代青年的心扉——艺术的璀璨终究要扎根于人格的沃土,灵魂的高度方能丈量人生的维度。愿新时代的追光者们,在修心养性中淬炼生命的纯度,让精神的灯塔永远照亮前行的征程!
(图:朱雨萌、常雪、李岩怡、文:吴浩男、审:姚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