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郑州科技学院电西302会议室内,一场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专题教研会圆满举行。此次会议杨宝莹老师主持,公共英语教研室全体无课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新路径。

杨宝莹老师首先阐述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和目的,强调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她指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水平,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李松洋老师率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他通过引入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故事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随后,吴楠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创新方法。她结合中国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传统文化艺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互动式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英语学习环境。吴老师还鼓励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和书法练习,让他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提升英语综合素养。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教师们纷纷发言,就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英语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李松洋老师和吴楠老师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同时,教师们还就如何在教学中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比重、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最后,公共英语教研室二主任赵方辉老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她高度评价了会议的成果和与会教师的积极参与,并指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老师们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英语人才贡献力量。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更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公共英语教研室二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为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文 :杨宝莹、审:曾媛)